-
一个清华妈妈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处在3~15岁,一定要看看!
吃饭少关系不大,不追着他,不吃就算了,一碗是基本量。 年轻的时候锻炼,有健康的身体基础,不必付出太大的代价就可以养成好的习惯,不要等到身体出问题了才亡羊补牢。 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
阅读:299 -
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就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家庭的温度。 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一个好的家庭,从来就不会隔阂暗在,嫌隙频生;而是一群…
阅读:235 -
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知道他们所思所想,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我教育孩子一个最大的体会是:千万别迷信社会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私人教育机构和补课机构,他们不是万能的,也没有能力把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瞬间变成一个听话懂事的学霸。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为自己做的一…
阅读:224 -
有些教育,老师确实无能为力!
曾经一度,我坚信教师是我一生的理想,我希望的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因为有我而喜欢学校,爱上学习。 我终于和其他老师一样,下课了要求孩子们在教室里不离开座位,春游了在附近花园散步,作业…
阅读:254 -
哈佛大学研究:运动,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长期运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有位网友这样回答:有更好的生活习惯,自己多年的胃病好了;走出了失恋的阴影,重拾生活的自信;做事也更加具有持久性和计划性。运动除了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难道还能改善我们的情绪,提高做事的效率吗?哈佛医学院教授瑞迪,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他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运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健脑。这一发现刷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知,越来越多人通过运
阅读:463 -
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这么累?
这么累的根源,就在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对孩子自己发展的期望,也包括对孩子回报父母的期望。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看开这一点,抛开对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禄的期待,关心孩子和父母自己内心的安宁和满…
阅读:324 -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陪伴、阅读、习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认为,真正的陪伴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有难度的习惯目标(注意是习惯目标,而…
阅读:225 -
大学念“紧箍咒”,给中小学家长传递了四个信号
曹书德是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和教育顾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让他认识到中小学的课堂应该定义为“学堂”而不是“讲堂”,教师是学习情境和标准的设计者,学生是学习过程和方式的主动者。对此,曹书德建议:家长对…
阅读:236 -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长越位,老师让位,学生错位
老师在学生教育中的让位,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这世上有两件事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件事,大部分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第二件事,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 严厉管教的老师,…
阅读:187 -
致家长:学校教育无论有多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但家长不一样,…
阅读: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