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招又有新举措,不了解和不懂正确应对的家长,就是在拖娃后腿
体育和音乐美术计入考试科目后,可以预见,家长们为了提分又要给孩子报班。觉得自家娃体育不占优势的,趁现在赶紧练起来,想在体育上提分也不是非要报培训班不可,平日里打好身体基础才是主要目标。 要知道,国家…
阅读:454 -
中考体育分值将逐年增加,体教融合成趋势~养出健康娃,看北京学校这样出招
推动体教融合,保障体育课育人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体质素养、健康知识、运动技巧方面有实际获得,北京市中小学在摸索中做出了尝试和创新。 丰富体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将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无疑是观念上对体教融…
阅读:570 -
中小学体育“加码” 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发力?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阅读:523 -
教育部:织牢政府“资助网”,畅通正规信贷渠道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24日讯(记者 林焕新)“织牢政府‘资助网’是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的重要保障。”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介绍校园贷风险防范工作情况时说。郭鹏表示,目前高校资助体系已基本实现“三不愁”。一是入学前不用愁,只要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向当地资助部门申请贷款,用以缴纳学费、住宿费。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还可以申请一
阅读:649 -
解读!防控近视“京十条”发布,学校家长应该这样做
近日,北京市教委联合十部门出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对学校和家长如何防控青少年近视提出了细化要求,学校应如何落实,家长又该如何发力呢? 学校要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阅读:534 -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中国的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就不用操心了,甚至交给保姆也可以。许多中国父母往往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
阅读:560 -
家长吐槽作业多又难 郑州计划出台指导意见
“作业设计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的生态,是衡量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指标,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我们离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余昆仑自2016年即着手对中小学作业问题进…
阅读:329 -
栗战书出席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并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这部法律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刚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民政部、司法部等6家单位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职责谈了认识体会和具体举措,一位家长代表结合自己教育子女的亲身实践作了发言,大家思考得都很深,讲得也很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
阅读:383 -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兴趣减退、失眠多梦、不愿出门、心悸心慌、压抑悲观……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有可能不仅仅是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这么简单。曾被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得的抑郁症,正在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这就像感冒一样常见”2021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
阅读:600 -
中国家庭教育2021年度热点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数亿少年儿童的教育生态而言,无疑是史上最强的政策年。这一年,党和国家推出的相关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强、影响之深,可圈可点。家庭保护、家风建设、家庭教育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题中要义,而且所有的政策都彰显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儿童权利原则。这一年,家庭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
阅读: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