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今后中高考不再单纯以分数“论英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紧扣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针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不同主体设计了22项改革任务,坚持把立…
阅读:490 -
中小学体育“加码” 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发力?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阅读:523 -
两会: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立法提上议程
我有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她有时候会跟我吐槽说,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孩子就全都拜托老师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了”,把老师当成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
阅读:485 -
10部门共同召开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工作部署会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杨昊)12月14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关工委等10部门在京共同召开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工作部署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增强贯彻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责任感使命感,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家长主体责任,协同推进家庭教
阅读:353 -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兴趣减退、失眠多梦、不愿出门、心悸心慌、压抑悲观……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有可能不仅仅是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这么简单。曾被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得的抑郁症,正在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这就像感冒一样常见”2021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
阅读:600 -
解读!防控近视“京十条”发布,学校家长应该这样做
近日,北京市教委联合十部门出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对学校和家长如何防控青少年近视提出了细化要求,学校应如何落实,家长又该如何发力呢? 学校要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阅读:533 -
教育部:织牢政府“资助网”,畅通正规信贷渠道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24日讯(记者 林焕新)“织牢政府‘资助网’是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的重要保障。”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介绍校园贷风险防范工作情况时说。郭鹏表示,目前高校资助体系已基本实现“三不愁”。一是入学前不用愁,只要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向当地资助部门申请贷款,用以缴纳学费、住宿费。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还可以申请一
阅读:649 -
调查显示10万重庆中小学生40%有心理问题 最大影响来自家庭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获悉,该院精神科针对十余万青少年进行的调研显示,很多青少年最终选择自杀的深层原因并不是某一件事,而是更长远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及家庭及时引起重视。调查:超10万中小学生中 40%左右有心理问题2021年,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况利带着团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第17年,况利认为,一个孩子最终选择自杀的第一根“稻草”,可能在过去数年
阅读: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