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进入家庭教育5.0时代,分数不重要了?_教育部门

来源:欧爸
2021.03.23
阅读:715
引言: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步入了5G时代,家庭教育却大多还停留在“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口号阶段。我们不禁想问,家庭教育也该升级换代了吗?有一个人给出了他的回答……

桂林之旅的思考

11月6-9日,有这么一群人相聚在桂林,他们既不是教育部门的领导,也不是名牌大学的教育专家,他们是奋斗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们。

连锁幼儿园园长、培训学校校长、心理咨询团队负责人、中小学校校长和老师……

他们因着共同的教育情怀,相聚在桂林,一起探讨、分享关于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

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选择坚持前行,肯下功夫。





对于一般园校来说,成立一个家委会,或者随便请几个专家讲几个家庭教育PPT就可以应付了事。

但是他们偏偏不愿这样。

他们邀请每一位学生的爸爸妈妈到专门开设的“父母课堂”定期学习,他们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亲子活动。

他们带领学生家庭们出去游学,他们亲自到学生家里一一家访。





平日里,他们是被学生敬爱的校长、园长、老师,也是自己家中孩子亲爱的爸爸、妈妈。

在桂林,他们是互相分享学习,彼此加油打气的教育同仁。

有人说 医生、警察和老师可能是最缺爱的三类人,因为医生经常要面对病痛死亡,警察经常要打击暴力罪恶,而老师则要把对自己家孩子的爱分成许多份,分给别人家孩子。

不知道医生、警察、老师们会怎么回应这种说法。

但是在相聚于桂林的这些校长、园长、老师们的脸上,看不到缺爱的样子。













下面是这些可爱的人,在桂林之旅中发出的家庭教育思考——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得全球游客慕名而来。

排行榜、名次、分数、成绩……这些东西不只是教育领域的专用名词,在娱乐、文艺、经济、政治等领域都可以见到,比如财富排行、消费者评分、新闻热度、政治选票等等。

在教育方面,我们习惯性地依靠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凭借分数来评价一个老师的高下。

分数的背后,是评判标准。

而在家庭教育领域,这些主要依靠外在标准的分数评判,似乎遇到了困难。

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只有1-2个孩子,如果在学校非要分出个优劣高下,那么回到家之后父母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又该如何评价自己?

家庭教育的评判标准,能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评判标准统一吗?

学生在学校的考试分数究竟意味着什么??

家庭教育5.0时代

手机、电脑,用的时间长了,需要换新的。

在这个日新月异、呼唤创新的时代,家庭教育也在升级换代。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在桂林分享“欧爸动能第五代家庭教育——动能精英教育”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把近现代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大致对应五种时代背景:

从无知教育到知识教育——生存时代(1.0时代),父母忙着求生存,没时间教育孩子, 偶尔依靠经验或书本教育孩子。

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温饱时代(2.0时代),家庭追求温饱,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谋生能力。

从能力教育到动力教育——和谐时代(3.0时代),家庭追求和谐,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培养其学习兴趣。

从动力教育到动能教育——小康时代(4.0时代),家庭追求幸福,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改善家庭关系。

从动能教育到动能精英教育——后小康时代(5.0时代),家庭追求发展,父母综合运用多方资源,培养孩子的精英素质。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关于家庭教育五个时代的论述,是根据我国家庭教育时代发展的顺序提出的,也是基于他三十多年在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动力教育、动能教育等领域的长期教育实践与研究,更是基于他数以万计的学员案例、家庭案例的实际情况,而得出的。

那么,重要的问题再问一遍,学生在学校的考试分数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进入家庭教育5.0时代后,分数还有多重要?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说: 分数一直很重要,但是在进入家庭教育5.0时代以后,分数本身的重要性会下降,而 让孩子们 把分数当成一个目标,去追求这个分数目标的过程的重要性,会大大增加。

简而言之, 追求分数目标的过程十分重要。





园长、校长、老师们在分享

也就是说,原来作为一种结果的分数,其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评判性质将被消减。

在家庭教育5.0时代,评判标准将更加倾向于对追求分数目标的过程的考察。

孩子考多少分不再是家庭教育主体——父母关注的焦点, 孩子在追求分数目标中体现出来的品质和素质,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1.我的孩子想不想学?

2.我的孩子学得开不开心?

3.我的孩子有没有用心听课?

4.我的孩子有没有全力以赴去追求他的分数目标?

5.我作为父母,怎么帮助我的孩子去追求他的分数目标?

6.我作为父母,我最关心我的孩子在追求他的分数目标的过程中,体现的哪些品质和素质?

7.我作为父母,我怎么帮助我的孩子提升这些品质和素质?

8.我作为父母,我还能利用哪些资源,来帮助我的孩子提升这些品质和素质?

上面这些问题,也许就是家庭教育5.0时代的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分数目标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而不再是最关心孩子的具体分数、班级排名、年级排名。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进一步指出,这种对分数目标追求过程的关注,需要落实到两个关键点上来,一是自律,二是吃苦,因为这是成为精英必备的两个素质。

他还分享了两句非常有力的价值观——

  • 自律才能自强,自强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由。
  • 以苦为乐,以苦为师,以苦为财。
如果孩子能在追求分数目标的过程中,做到自律,做到“以苦为乐,以苦为师,以苦为财”,那么无论最终有没有成为精英,这个追求的目标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就是受益终生的。

分数目标不是最终目标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现在吃不了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这句话对错与否,先不予评价。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认为: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吃的苦太单一了。只吃学习的苦,别的很重要苦反而没有吃到,比如健身之苦、独立之苦、农活之苦、孝顺之苦、诱惑之苦、演讲之苦等等,父母需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吃的苦多样化些。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是被动吃苦,被逼吃苦。其实苦的背后还有快乐,苦的背后还有智慧,苦的背后还有财富,父母需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主动吃苦,志愿之苦,充分认识到并做到“以苦为乐,以苦为师,以苦为财”。

说到这里,有的人就会发现,分数目标其实只是人生众多目标中的一个而已。

分数目标既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也不是最终的目标,分数目标只不过是在学生阶段,父母和老师用来帮助孩子磨炼自律和吃苦的一个工具罢了。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

在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靠双腿走路就是一个目标,父母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摔倒中,逐渐学会了走路,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孩子长大后,父母和老师给他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他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来越不确定,他会变得紧张、恐惧,他会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通过自律和吃苦,增强对自我控制和自我边界的感知,他才更有信心和力量去坚持。

欧阳维建老师(欧爸)这次在桂林首度提出了欧爸动能·第五代家庭教育——动能精英教育”的概念和课程体系

这个“动能精英教育”,首先就是针对如何通过分数目标,来帮助孩子做到自律和吃苦的。

欢迎你关注【欧爸】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家庭教育最新信息, 了解更多欧阳维建老师(欧爸)对“动能精英教育”的解读

(本文编辑:海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