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父亲的人品,决定家庭的成败

来源:海之声助听器容桂中心
2021.03.22
阅读:201
曾国藩曾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的住。”
先进德、再修业,人品不仅决定个人的成败,也决定了家庭的兴衰。

一个人对待家庭的态度,就是他最真实的人品。

一个人品高尚的父亲,在外胸怀抱负、建功立业,在家珍惜妻子、疼爱儿女,给一个家庭带来山一般厚重的安全感。

在这方面,梁启超堪称典范。

对社会,梁启超一生都致力于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被称为“百科书式的巨人”,名满天下,受人敬仰。

对家庭,他对妻子儿女都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流亡海外期间,他曾多次写信,体谅妻子的辛苦,感谢妻子对家庭的照顾;

他曾对红颜知己生出爱恋之心,几乎不能自持。

但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一己私欲,没有纳其为妾,这在三妻四妾的旧中国男子中,颇为难得。

他放下了学者和严父的架子,主动做孩子们的朋友。



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独一无二的父爱,梁启超在家称呼他们只用特定的爱称——

大女儿思顺是“大宝贝”、“baby思顺”;小儿子思礼是“老白鼻”、“老baby”;思懿是“司马懿”,思宁是“六六”……

他还给子女们写了上百封家书。

对孩子们的学业、人生、情感细细叮咛,饱含深情。

就这样,梁启超用高尚的人品,成就了一个家庭的传奇。

梁家家庭美满、教子有方,子女满门俊秀、个个成才,创造了“一门三院士,满门皆俊才”的佳话。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则家难齐。

前两天,我听伯父讲起一位他的老同事,不禁感慨万千。

那位老同事,权且叫他李叔吧。

他比伯父小五六岁,年轻有为,20多年前和伯父共事时,他已经身为一区常委,而伯父只是处长,开会时李叔在台上讲,伯父在台下听。

然而,位高权盛之时,李叔却不顾家庭,包养了情妇。因与情妇的纠纷被情妇举报,被开除了公职。

发妻一怒之下与李叔离了婚。

女儿也拒绝承认父亲,20年来一直以父亲为耻,对他很是冷淡。

他只得一人只身南下深圳,投奔一位私营企业老板,但这些年来始终混的不如意。

原本好好的一个家也因各种琐事闹得一地鸡毛、一盘散沙。



而伯父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顾家,官级远在李叔之上,退休后含饴弄孙,事业家庭皆成功美满。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辆马车,那父亲就是拉车的马。

人品高尚的父亲不会肆意狂奔,尽情潇洒,而是小心前行,知荣辱、懂进退,全心全力护马车以周全。

而人品糟糕的父亲,只为狂奔的快感却不知止步,带领整个家庭堕入深渊。

《小妇人》里有这样一句话:

“被一个品行端正的男子爱上并选为妻子,是一个女人最美好与最幸运的事。”
父亲人品高尚,他的妻子才会获得安全感,心甘情愿为家庭付出,他的子女才会在仁爱正直的环境中,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这一切,就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