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英语垃圾,干啥事都很垃圾”,老妈这句话我记了十年
本身这件事对人来说打击挺大的,但是朋友的老妈又狠狠地插了一刀:“看看你这成绩,白供你读了这么多年学,你英语垃圾,数学也垃圾,真是干啥事都很垃圾。”。 表姑这样的人是一类家长的缩影,明明想关心,是心疼,但就…
阅读:268 -
老师为何替代不了家长?
四、从法律责权利上看,孩子与家长具有天然血缘关系,这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故每一个家庭监护人都应有教育孩子的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不同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十…
阅读:355 -
为人父母 要避开四大家庭教育误区
也有开明的家长,他们认为培养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成为她自己,自己年老以后,可以夫妻互相依靠,或者结伴养老,不愿意从现在开始就给孩子太多的负担和压力。很多父母都不知晓, 孩子的情绪情感是否健康,是否能够面对困难和挫…
阅读:339 -
教育的真谛:让孩子找到生命的价值
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这几乎是从一出生就决定每个孩子生命方式的,不知有多少孩子,成年后做着…
阅读:247 -
有智慧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做这5件事!
而且,当一方或双方习惯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击对方,不仅会给孩子错误的示范,会让他轻易就认可了父母的“负面评价”,对父亲或母亲带有偏见,还会让孩子感到左右为难,对父母都不满。 王姐反思道,正是因为在…
阅读:285 -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
有了一种对孩子当下生活的尊重,对孩子本身作为人的尊重,我们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会变化。很多人把上名校当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范,而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那些真正有幸福感的人的人生不是千篇一律…
阅读:237 -
家庭教育能培养孩子哪些精神人格
在国内教育界影响比较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提出的“两颗种子”理论,一颗种子是“主动性”,即“出于个人内在兴趣、动机和愿望,自发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能力。”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人格培养上,这种说…
阅读:350 -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是高质量的陪伴
杭州市下城区德育研究室主任沈洪老师说,孩子不愿意在有问题时首先想到家长,主要还是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沟通质量不高,没有做到有效沟通。 调查组还向家长们了解了每天亲子沟通时间,与使用手机等休闲娱乐的时间…
阅读:280 -
智能时代不要让知识淹没智慧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以融合与变革为题,与广东开放大学的教师畅谈数字智能时代的应用工科教育,“在教学生时,不能只教技术,要把融合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李培根强调,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关联,…
阅读:242 -
你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甚至粗暴地反对他。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
阅读: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