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教育故事:学生给我的触动——“老师,我站起来是向你道歉的’’

来源:校长传媒
2021.03.22
阅读:262
【廖思曙专栏】

主持人|廖思曙(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校长)

教育故事——

学生给我的触动——“老师,我站起来是向你道歉的’’

原创作者|杨道玲(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 )



杨道玲一一初中分校社会老师

曾获得湖北省宜城市优秀教师,瓯海区课堂评比三等奖,辅导学生小论文多次获奖。

下午第一节课,天气有些闷,空气中也弥漫着慵懒的味道。通常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也情绪不高、效率偏低想睡觉。我正在评讲刚刚月考的试题,因为着急想一节课讲完,加上学生懒散的表情,我讲课的声音尤其加大了。

坐在第2组1排的一个小男生支持不住了,手放在试卷上头不由自主地点一下再点一下。我不想打断讲评有意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敲了几下桌子。他受了惊吓,抬起头,双眼布满红血丝,晃了晃身体表示他醒了。但他的动作,全班同学随着我位置的变化看在眼里。我继续讲,但不时地用视线关注他。他看似正常听讲了。但就在我往黑板上板书转身回头的一瞬间,看到了让我不愿看到的一幕:他正嬉皮笑脸地拿着笔戳同桌的腰部,同桌经不起逗,也拿着笔互戳,两人完全“忘我”,忽视了老师的存在。其他同学有的在埋头抄写,有的刚好抬头看黑板看到这一幕,暗自笑了,我静静地注视良久,他们俩才回过神来,而他还调皮地冲我一笑。我彻底怒了,冲过去,重重地一巴掌落在他背上。其他同学早已注意到我的脸色,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静观其变,教室瞬间安静极了。

就在巴掌落在背上的一刹那,他忽地站了起来,这让我始料未及。心想“难道你还想打老师不成”。同时也为自己一时冲动的错误行动后悔。但仍虚张声势地吼道:“你想干什么?”还本想把他犯的小错一一指出,可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他大声地、从容地说: “老师,我站起来是向你道歉的’’。

犹如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将我的怒火一下子浇灭。

“知道错了,就坐下。老师也错了。”我顺着他给我的台阶下了。班上紧张的、弥漫火药味的气氛缓和了,其他同学也放松地、会心地笑了。一场即将来临的狂风暴雨,瞬间多云转晴了。等我平静下来,再次端详这个小调皮时,忽然发现他可爱了许多!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但留给我的触动却很大。他能在瞬间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恰当地用机智、幽默来化解眼前的危机,给自己、老师一个台阶下,使课堂、他自己转危为安,这就是智慧!

而作为成年人、老师的我,遇事却表现得“暴跳如雷”、简单、粗暴的做法——如此的不理智,与学生的做法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我遇事冷静、善于调动良好的教育机智,敏锐地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用耐心和智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早就断言:“机智是瞬间知道该怎么做”、“机智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恰当地行动的能力”。教育实践表明,具有良好的教育机智,意味着教育者能正确把握他所施教的尺度。

教学机智、德育机智和管理机智都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作为优秀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共同构成了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准,也是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组成条件。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思维偏颇、异常的情况,使课堂陷入尴尬境地。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多种教育机智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将课堂和学生的思维引向正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正确思维。

教师也只有将教学机智与德育机智、管理机智巧妙地有机配合,相互作用于学生,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一个教育者不论具有怎样精深的专业知识,如果他不能在必要时将教学机智与德育机智和管理机智配合运用,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就是这个学生给我的最大启示!

一包金嗓子给我的感动

感动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温暖,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籍心灵。感动只在一瞬间,让你感动也只在你一念之间。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以做到。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在6班上课,由于秋干物燥加上我连续上三节课、上课时声音又大,讲着讲着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遮住,一时竟然哑声。干咳几声,扯着脖子“嗯嗯嗯”好几声都发不出声,一时学生哄然大笑,我也尴尬地笑了。也没带水杯,僵持了一会,我用沙哑的声音上完了这节课。

吃完晚饭,我来到办公室刚坐下,两个熟悉的身形走过来,一脸的笑意迎面而来。我以为她们是如同往常一样和我见面打招呼,我笑着示意她们:你们好!出人意外的是她们笑而不语,递给我一样东西——金嗓子喉片,随后笑着跑走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她们走远了我才恍然大悟。细心的学生们——“谢谢!谢谢!你们让我很感动!”

最能感动你的事,莫过于有人牵挂你、关心你!在你不知情的任何时候。

学生们用她们的细心温暖着我,让我从此在她们班上课多了一份温情。踏雪无痕润物无声,我也会用同样的细心、耐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