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男子当街对妻子猛踹,孩子吓住:家暴现场,孩子在想什么?

【一鸣专栏】
痛心!男子当街对妻子猛踹,孩子吓住:家暴现场,孩子在想什么?
原创作者|一鸣
近日,有网友在南京街头拍下了这样一幕。
有对夫妻带着五六岁的女儿走到一个公交车站台附近时,突然开始激烈争吵。
突然,丈夫抬脚猛踹妻子,而那名妻子则发出阵阵哀嚎!
此时,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就站在旁边,呆呆地看着父母,一脸的伤心难过不知所措。
那名女子在遭到男子殴打后,也开始奋力还击,挥拳狠狠打向男子脸部,但她显然不是男子的对手,很快被打倒坐在了地上。
随后女子拿出纸巾来擦鼻子里流出的血!
小女孩关心地走过来,走到妈妈的身旁,显然对妈妈受伤感到心疼。
看到小小的人儿,那么可怜和无助,真让人心疼。
其实,目睹家暴是对孩子最残忍的隐形虐待。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比想象的大得多,生活在一个长期家暴的家庭环境当中,孩子将会遭受非常严重且持久的伤害。
孩子将面临的是一辈子都抹不去的阴影,它可能比直接的肢体暴力对孩子的身心造成的伤害更大。

01
家暴,孩子的噩梦
前不久,在浙江龙泉,一穿黑皮衣男子当街打老婆。
那男子又高又壮,他一把把妻子拽倒在地,紧接着又往她身上狠狠地踹了几脚。
看着女子不停地哭喊,隔着屏幕都感觉到疼。
最可怜的是他们的孩子,那个穿绿上衣的小男孩哭喊着,他张开稚嫩的胳膊,试图保护妈妈不受伤害,可他的力气太小了,爸爸一把就把他推到一边去了。
他哭喊着,手脚并用地踢打爸爸,可无济于事,这对于身材好大的爸爸来说,似乎没有一点感觉。
旁边人的人拦都拦不住,他逮着机会就要上前踹上一脚。
真是毛骨悚然,简直不敢 再看下去了。
家暴,最伤害的不是大人,而是那个无助的孩子。
专门研究家庭暴力的知名心理学家Steven Stosny说过,一个看到母亲被殴打受虐待的孩子,比孩子自己被殴打带来的心理伤害更大,有家暴的家庭,毫无疑问对孩子来说是个悲剧。
《人民日报》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据统计: 全国约有30%的已婚女性遭到家暴。
那么在这些女性的背后,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中的孩子会有个怎样的未来呢。

02
目睹家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著名主持人柴静曾说:一个没当过弱者
在家暴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目睹家暴的孩子,都会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情绪控制力差,容易产生攻击和暴力行为。
知乎上有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童年。
他的童年中,经常看到酒鬼爸爸打妈妈,有次爸爸用酒瓶打妈妈时,绿色的玻璃片刺伤了妈妈的皮肤,她尖叫着,血从她脸上流下来。
年幼的他,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长大后,他说自己有种“怪病”——每次看到酒瓶,就想拎起来砸在别人脸上的冲动。
甚至有一次,他在看到自己的新生儿子喝奶安静地睡着后,冷不防看到老父亲在饭桌上喝了一半的酒瓶,突然就想拎起来……
虽然这种冲动转瞬即逝,但他却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当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进行暴力的“现场直播”,对孩子来说会是最高效的“反面亲子教材”。
正如波士顿精神病学家Bessel van der Kolk说的:
童年时期孩子经常目睹暴力,由于他们经常处于高压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随时反击的行为模式。
(2)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
表弟小华是个极度自卑的人,哪怕三岁的儿子说一句:“坏爸爸!我不要你了!”都受不了,要跟儿子据理力争很久。
他的童年非常不幸,他父亲和母亲常年争吵、打架,甚至大年三十也不会消停。
他说,自己以前没有什么朋友,因为怕受到伤害。
后来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他的生活才渐渐变得越来越正常。
遭遇家暴的孩子,像一只孤独的刺猬,虽然很渴望温情却又浑身带刺令人无法靠近。可以交朋友,但很难交心。
(3)有负罪感
女导演黄莉曾经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
她11岁的时候,她亲眼目睹了爸爸对妈妈的家暴,年幼的她躲在门缝里,吓得浑身僵硬又无能为力。
更恐怖的是,妈妈被家暴后,竟把所有怒气都发泄在了她的身上。
她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诉爸爸,因为她害怕爸爸因此不高兴,害怕爸爸再次地打妈妈,更害怕妈妈被打之后再来打她。
所以,她也只能默默忍受。
同时,她为自己不能做什么而感到内疚,她让自己背负起了这些“罪”,赎罪才能让心灵缓解内疚和愤怒的痛苦感。
其实,孩子又有什么错呢。
而负罪感就像一把沉重的枷锁,将孩子的稚嫩心灵折磨的疲惫不堪。

03
如何帮助目睹家暴的孩子健康成长?
(1)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目睹家暴的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伤心的回忆可能会被淡忘,但是如果生活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那根植在你的身体中的噩梦,随时会被唤醒。
心理咨询师非常善于引导咨询者,他们会让患者回顾整个心路历程,循循善诱,打开心结,带着他们走出梦魇。
(2)勇敢地离开施暴者
都说家暴有零次和无数次。
有一个朋友,在遭遇到老公家暴后,她先去医院做了一个鉴定。
她说,这个证据在以后的离婚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争取等方面能得到不少的倾斜。
证据收集齐全后,她开始与对方走法律程序,又请当地一位有名的律师介入,带着孩子很快与对方离了婚。
远离渣男,远离家暴的婚姻,尽量使这种失败的婚姻对自己和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因为,家庭暴力不再是家丑,而是一种犯罪。
有暴力发生的地方就是犯罪现场,哪怕这个地方叫做家庭。
最好的爱情,不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一杯温水,给人带来永恒的温暖。
这种温暖,你的孩子也需要!
如果你曾经历过家暴,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家暴的环境下。
请记得告诉自己,请记得告诉孩子,不是你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
孩子,不需要承担父母的痛苦。
因此,带着孩子勇敢离开吧,没有了爱的家庭,即使有金山银山,也会变得荒凉可怕。
作者简介:一鸣,持续投稿变现营2.0 ,中年少女;左手执笔,右手养娃,用一颗执着的心来写字。
(本文为一鸣原创投稿)

泰国公益动画短片《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