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二十年后,我的孩子该何去何从?教给孩子知识,不如教给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方法!_惰性

来源:校长传媒
2021.03.22
阅读:170
【唐七专栏】

二十年后,我的孩子该何去何从?教给孩子知识,不如教给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方法!

原创作者|唐七(前线在任幼师)

如今的时代变化太大,而唯一不变的确实人的思想。现在的老师只是把学习资料硬塞给学生,再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家长们会认为,就算现在的孩子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只要考到好的分数就行,考上大学就行,未来总有时间让孩子们好好消化这些知识。殊不知,只有答案的学习,日积月累,孩子们长大之后,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完全丧失,更别说什么创意能力和那些利用新技术让创意成真的技能。

我们要做的是教给 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方法!而不是 教给孩子知识



一、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都为我们阐述着这个道理。许多时候孩子都是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受的是间接教育,没有谁会真正去实践。这就意味着孩子不可能有脑子去思考,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的只是书面上的东西,这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不会举一反三。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能力远远高于那些发达国家的孩子,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机构比例最高的通常都是中国人。这一代孩子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网络信息查询,抄作文,抄作业……一点点的习惯,遇事不会自己思考、实践,依赖的全部是人工智能。

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研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的境界。齐白石画虾时,终日蹲在虾池观察虾,徐悲鸿画马时,是他常在马厩观察马。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多个感官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二、克服惰性,努力上进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在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中的“不变”是指静止,“变化本身”是指运动,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纷乱复杂的社会迷宫中,要想做到积极适应变化绝非易事。这就需要人们摒弃先前对工作和学习造成消极影响的态度和性格。比如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哼哼和唧唧看到无数各式各样的奶酪堆积成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就忘乎所以地扑上去,尽情享受着美味,沉浸在成功的巨大满足感和喜悦感当中。



而后在漫长时间中,他们每天一成不变地来到奶酪C站,心无旁骛地享受着奶酪,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幻想着奶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这种不劳而获且被眼前胜利冲昏头脑的假象是十分危险的。生活中人们也是如此,实现了短期目标或者获得当前利益后就容易停滞不前,这是由于人天性中的惰性引起的。

所谓惰性就是指因主观因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懒惰的本性,不易改变落后的习性,不想改变旧思想、旧行为方式的倾向。当一个人有惰性心理时,做事就会一拖再拖,迟迟不肯行动,人的惰性就像惰性气体的作用,阻碍化学反应的发生,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首先应该克服惰性。像哼哼和唧唧一样被惰性牵着鼻子走,就是错误的例证。在正确的榜样嗅嗅和匆匆身上,看不到惰性的影子。因为他们俩始终保持警惕,不懈怠不放松,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消沉,不被胜利的果实夺取上进心。最大的难度和最有利的支撑都是心理和精神,所以首要任务是要克服思想上的惰性。

三、终身学习,做榜样

孩子从小就有爱模仿的习惯,无论是孩子自身的特点还是强化的作用都说明了这一点,身为家长每天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自己却没起到示范的作用,怎么让你的孩子认可你?

孔子:“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曹雪芹·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无论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多么丰富,目的多么明确,这种教育不应随着发给学生毕业证书而告结束。家长应跟着孩子一起进步,与时俱进,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性,站在原地不动的话,只会被时代的潮流摒弃在身后。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许多家长善于站在教育者的高度思考问题,并且指导孩子发展,但事实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里面,我们都是学生的身份,没有一个家长生来就是天才,可以基于孩子天才般的教育影响,好的教育方式都是经过不断地学习以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存在。

不要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去分配孩子接下来的进度,而是要善于学习并且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并且引起孩子的学习乐趣。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处于学习的位置,不要让孩子内心产生不平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家长应该善于培养自己的平常心,不要想当然地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成为一个舒展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发掘孩子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对其进行培养,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我们还需要提升很多,提升自我不仅有助于自己的眼界开阔,也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观念,开阔的视野可以带给孩子更好的享受,并且让他们更加自由地成长,每个家长都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置于较高的地方,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长大,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教会孩子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家长、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这一代的优秀孩子,但只要坚持不懈,我们终将迎来花朵绽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