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儿子不肯做作业,被爸爸带到坟地罚站!这3种吓唬式教育应该摒弃

来源:家长来了
2021.03.22
阅读:208
标签: 坟地 威胁
问小学生家长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

估计大部分都会说

是孩子做作业的问题。

真是不做作业母慈子孝,

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多数父母,气归气,

毕竟亲生,算了!

但台州有位爸爸,

对于不写作业的儿子,

动真格了!

惩罚的方法有点恐怖!

以下视频来源于

台州文化生活频道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

6点多,

椒江海门派出所接到一男子报警,

说自己读小学的儿子

在太公家里走失了。

民警马上赶到了男子提供的地址,

椒江烈士山脚下。





但过去后,民警们觉得不对劲了,

烈士山半山腰没有住宿的地方 。

家长为什么说孩子在太公家走失呢?

男子说,

嗯,这个太公家,其实是太公的坟地!













原来,孩子作业没完成,

当爹的,那个气呀,

我教育不了你,

那就让老祖宗来管管!

于是就把孩子带到太公坟前罚站,让他反思,

并把孩子鞋子拿掉,

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让孩子下山。

这当爹的心真大!

大晚上让孩子一人站在墓地,

就不怕把孩子吓出病来?



男子说,一开始儿子还是老实站着反省的,

自己就去离坟地十几米的地方打电话。

也就接了个电话的功夫,

回头儿子就不见了,不见了!

他担心孩子掉进山坑或者躲起来了,

于是马上报了警。



天黑了,民警一边搜索

一边喊孩子的名字。

山里漆黑一片山路也不好走,

有小石子也有百足虫,

孩子又是赤脚,

怕他躲在什么地方或者从山路上滑下去。



四个民警在山上找了四十多分钟,

都没发现孩子的踪迹。



这时 赶来支援的巡特警,

在椒江党校旁边,

发现了一个赤脚的孩子,

经过证实,

这个孩子就是那个不见的小男孩。









警察好好地教育了这位父亲。

俗话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要掌握教育方法

不能太偏激!

真正好的教育,是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格,给予他改善的勇气和方向。而不是把孩子看作驯服的对象,在恐惧中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养育孩子的路上,以下这3种吓唬方式,父母一定要避免。

01

别用生命安全吓唬孩子

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演员金瀚爆料自己非常怕黑,晚上睡觉必须开着灯才敢睡。

原来,金瀚小时候贪玩,父母为了让他早点回家,就吓唬他:“小心地下室里出来一个红着眼睛的娃娃。”



27岁男孩却害怕这种“幼稚”的谎话,旁边的嘉宾大笑不已。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会使用类似的吓唬,比如“再不睡觉,小心被妖怪抓走”、“吃糖太多,老鼠会来啃手指”。

小朋友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会把它们当作真实的威胁,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

幼年时期植入内心的恐惧,往往会伴随一生。

02

别用被抛弃吓唬孩子

所有威胁的手段里,吓唬孩子会抛弃他,绝对是杀伤力最大的。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是最重要的需求,一旦意识到父母随时可能会离弃,那无异于信念的崩塌。

比如,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有些父母束手无策,最后只好甩下一句“我不要你了!”



美国教育家艾尔菲·科恩把这种做法叫做“爱的撤回”,这种暂时的情感抛弃,是比体罚还要残忍的惩罚。

孩子犯错时可以教导、可以批评,但千万不要把对孩子的爱,当成威胁的筹码。

03

别用孤立无助吓唬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然而这份依赖有时候也会变成吓唬的手段。

比如,孩子不够顺从,有些父母会吓唬说“我不管你了,你自己看着办”。

或者学习出现问题时,威胁说“不好好学习,你只能去要饭”。

父母初衷是为了孩子,可这种方式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失去价值感。



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想让一个孩子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很糟。

事实上,这种冷漠的威胁只会削弱孩子的能量,让他们失去信心,甚至走向自暴自弃。

没有哪一种恐吓,能够一劳永逸地让孩子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身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唤醒,用耐心、智慧、包容,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和力量。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心无所惧,活得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