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周克平: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

来源:校长传媒
2021.03.22
阅读:236


【周克平专栏】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

原创作者|周克平(国家开放大学南昌学院副教授)

前些年,单位上还方便组织大家外出欣赏祖国大好山河的时候,出于从众心理,我跟着出去转了几圈。

说实在的,我骨子里是一个懒散的人,宁愿在书本里流连忘返,也不愿在山川河流边走走看看。身边的好朋友,说我读书读转了头,竟连要"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诫言都忘诸脑后。我只好事事听人劝,不给别人留下书呆子的恶劣印象,跟着参观的队伍,潇洒地走了一回又一回。

跟着走的优点是,不用自己把握方向,也不必动脑筋,缺点是心中没有自己的方向,很伤脑筋。

有一次,跟着队伍上山参拜古剎。走到半山腰间,队伍中的导游,开始绘声绘色地渲泻她內心对这个古刹的赞美,活灵活现地描述着这个古剎香火旺盛的场面。宣称凡在刹前焚香者,日后不升官便发财。

到了古刹,队伍四散前奔,纷纷掏钱购香,一火点亮。我也虔诚地上香一柱,祈求洪福。

可事过多年,至今我还在原地踏步,既未升官,也未发财。环伺四周,当年那些火热上香者,个个也混得一般。倒是当时几个静坐树下,看着我们不断烘托热闹场面的人,有的被提拔到了重要领导岗位,有的事业有成,前景比香火还旺盛。

前进的队伍后来又被导游领着走进了一家玉石购物店。

一众人进得店门,被导购神神秘秘七拐八转地引入一间密室。然后一经理模样的人推门入场,给大家介绍各种玉石。他巧翻薄嘴唇,嘴角还挤出了两点白唾沫,说得水都能点着灯火。

更为神奇的是,这说话的经理突然间成了我们的家乡人。大家心里立马升腾起"他乡遇故知"的热情,和"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一片真情。在这一片浓浓乡情的笼罩下,我们当中许多人口袋里的人民币,便一张一张地飞到了店员的手里。

这样巧遇老乡的情景,在别的店里也遇到过几回。

回来后,我时常拿着在"老乡"手里买的玉石,在人前炫耀。那天炫酷到一珠宝鉴定师眼前,他拿在手里把玩了半天,嘴里硬生生挤出两个字"假的",让我一片冰心在玉中。

翻过从前,走进眼前。

前些日子,一好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组又一组大场面的图片。所有图片都烘托一个主题:某楼盘火了,持币购房者挤破了售楼中心的门槛,开盘即收盘。

我弄不明白,怎么沉寂了一些日子的房地产业,一夜之间又放起了鞭炮,迎接喜事来到?

我相信,在那蜂拥而至前来购房的人群里,一定有没弄清道理,却拼命往地产商口袋里投币的人。

反正我是不再从众赶热闹,热闹中往往有圈套,一旦套住了,要解套就很难了。

房子有一套住就够了,多了也住不了。怕就怕人在一套房里住,心在多套房中游。

之前听说,有许多人跟着许多人炒房,结果炒成了房东,也有许多人跟着许多人炒股,最后炒成了股东。

有样冇样,看看世上。人们做事往往喜欢学着别人的样子,别人怎么做,自己也依葫芦画瓢,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

世上常常是小众领着大众走。若领路的小众思路清,路子正,众人跟着走,即使做不到受益,也不至于受害。若领路的小众思想邪,路子歪,众人跟着走,路上必危机四伏,他们开始可能让你尝到一些做上帝的甜头,最后必叫你吃一堆上当的苦头。这样跟着走的路越长,吃的亏越大,回头一看,那些走过的路,全成了套路。

跟风不像跟踪,跟踪走的是点追点的路径,既用眼,也用心。跟风走的是点追群的路径,既不用眼,也不用心,往往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散场了,留下一些人站在场中央,一时半刻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有了几次从众失利的经历后,我现在见到人多的地方,便有一种逃避的警觉。事情往往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人生路上,走着走着,就走成了一窝蜂。

不过先前的教训反复提示我:

可以从众,

绝不盲从!

(本文为周克平老师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