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有一种炫耀,叫“我的老师很严格”(再忙也要读一读)

来源:校长传媒
2021.03.22
阅读:246


回想起学生时代,脑海里总有一位老师的影子,她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感动,又或者是毕业多年,一提起这位老师,心里依旧心惊胆战,老师的严格可谓是影响深远。

中国有句古话 “严师出高徒”,证明了人们对于严厉老师的认同,这里的“严”,不仅仅是说老师为人严厉,更是说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

而在学生时代,有一个对孩子要求严格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俗话说,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位严格的老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地跟随老师,既端正了学习态度,也从老师身上学会了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严师才能出高徒。从书写规范到坐姿端正,一笔一划,一言一行,都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



默写古诗文言文,写错一个字,整首抄一遍。从此再也不说:老师,我马虎了。



训斥学生把头发拉直染回黑色,作为学生,朴素大方,穿戴整洁,是最好的时光里你们最美的样子。



迟到一分钟,批评半小时。守时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美德,时间的珍贵是无法衡量的。



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齐,轮流值日,保持班级的整洁优美,既给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在学习之余锻炼了身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督促学生随手关灯,吃光碗里的饭,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惜粮食须知人人有责。



别怪老师没收你的手机,摆脱游戏成绩才能提高。



不准吸烟、不准喝酒、不准上课跑神、不准欺侮同学,为了让孩子达到优秀的标准,立下了一条又一条“不准”。



放大学生的优点,修剪学生的缺点。发现优点重点表扬,发现缺点使劲批评,无论鼓励还是批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出类拔萃!

致老师

没有什么比师德更无穷的魅力,没有比老师的榜样更强大的力量了。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现在社会上对老师的评价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有些老师碍于社会压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长此以往,教育就真被抽掉了脊梁。

试想,如果每个老师都放任学生随波逐流,还怎么教育出能承担大任的社会栋梁?

我知道,家校关系紧张,老师就处在风口浪尖,压力山大,但是别怕,学生就是最坚强的后盾,或许在校时会对严格的老师有着诸多抱怨,但是当他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他们回想起学生时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老师,心里一定满是感激!

致家长

世界上最希望孩子成人成才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家长和老师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战友。

只有家长和老师通力配合,严格要求,孩子才能成人成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才能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做一份贡献。

致孩子

我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在乎你们在学校的时候背后是怎么说我的,我只在乎你们毕业之后,回过头想起今天我对你们的严格要求,你们会不会庆幸学生生涯里有我这么一位老师。”

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 十分庆幸。

孩子,一个老师批评你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老师发现了你身上的毛病还不告诉你,那就是一位不负责任的老师。

孩子,如果把你比成一颗小树,老师和父母只是一味娇惯而不去修剪你的枝丫,久而久之,你就会被繁多的枝叶压弯了腰;只有狠下心修剪多余的枝丫,你才能成长得更加笔直,更加挺拔!

孩子,批评你,是真心的希望你越来越好,能够遇到批评你、对你严格要求的老师,是你学生时代最好的运气。

本文由“徐洁本真教育”徐洁老师推荐,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孩子学习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很多家长,甚至有些老师都会说,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

但是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么一点, 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对时间的管理。这就是有些人想方设法补课、熬夜,最终也学不过另外一些同学。 因为他并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诀窍。

时间并不重要,效率才是关键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也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给自己“补课”——多补习以前的基础或者多找点别的教辅材料来做一下。但是,老师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来的时间去自己学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效。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

对于这些问题,用一句话解释:“ 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学习时间也有“马太效应”

排名靠后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除了做作业,根本没时间自己学习;而排名靠前的同学,则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没多少,每天放学之前就已经把家庭作业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找点题来做找点书来看,还可以小小的休闲娱乐一下。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改变现状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为学习苦恼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 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眼睛只看着时间,是无法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的。

在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再怎么挤也有限;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间很大。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样去从哪里“抠”时间,而是怎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原则一:学会舍弃

“处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把这句话的思想用在时间管理上,也可以说:“ 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

中学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得手忙脚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来砸到脑袋,到医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原则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 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做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所以, 对于那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讲,计划应该定得适度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原则三: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安排时间

“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名言。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面对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原则四:注意适当的休息

孩子们要想把时间利用好,除了要挤时间学习外,还要学习挤时间休息。有很多同学在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得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实,高中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最重要的原则:学会执行

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总之,说了那么多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话,就是没有告诉大家该怎么样列一张每天如何安排时间的表格。实际上,这可能是在时间计划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填满整张表格,但里面的东西可能对学习毫无帮助。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一张写满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试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 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本文由 “京城教育圈”京教君推荐,选自微信公众号“班主任研究会(D:bzryjh)”,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