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河北一学生偷东西被班主任批评后跳楼身亡,家长索赔
现在的教育貌似存在很大问题, 老师对于学生的一些违规行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非常的尴尬。
如果管得严格了,学生叛逆可能做一些轻生举动,如果不管,家长又不乐意。
2020年10月29日中午课间时间,河北邯郸市大名新一中初三76班一学生殒命于教学楼。
01
据说男学生因偷拿超市东西被老师批评,老师还将视频发给了他的母亲。
2个小时后,该名学生在校内跳楼。警方经调查及询问相关教师后判定,该学生系自杀。
然而,该学生家属否认该学生早有自杀念头,向学校索赔150万。
事发当天,原本大家还像平时一样到学校上课,结果该名初三男同学因为在超市偷拿了东西,被超市老板发现后告知老师。
老师得知后就找到了学生单独训话,为了让孩子的家长了解情况,也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有点教训,老师就拿出手机拍摄了一段教育孩子的视频。
视频中,只见老师询问孩子:“你本来是买东西去了,结果却偷人东西了,是这样吗? ”该名男同学有些胆怯,就点点头小声地说了一句:“嗯嗯。 ”
既然孩子已经承认了,也算是认错了,老师也没多想就把这段视频发给了家长。
本来以为这事儿也就过去了,结果哪成想2个小时后,该男同学竟然跳楼自杀了。
这让校方极为震惊,就因为这么点事儿孩子就想不开了!
02
学校赶紧第一时间联系了家长,孩子的母亲听到这个事情完全接受不了, 她一口咬定,这事儿跟学校脱不了干系。
孩子母亲表示:“我们不认为孩子现在思想成熟,而且我家孩子之前没有任何自杀的迹象。 ”
针对孩子坠楼的行为,经过警方的鉴定,认为孩子属于自杀,而且在偷东西这件事儿之前可能已经有了这样的念头。
但是孩子的母亲却坚决不这样认为,她一口咬定校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的死跟老师先语言批评、后拍下视频有直接关系:
“我们孩子是在你学校,你就有监护权,你现在拿个20万、40万就打发我了,那你就是草草了事。”
这个家长向学校索赔150万的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布之后引起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觉得孩子的母亲有点无理取闹:“真的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偷鸡摸狗的行为和学生抗压能力差选择自杀,这说明家庭教育是缺失的,或者说是不足的。 ”
一味地“讹诈”学校,实在不是正常人该做的事。可家长不依不饶。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家长的强势和根本不倾听孩子的内心,也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人总是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动不动就自杀。宇恒君想说, 现在的家长有多强势,那么就有多少孩子会自杀。
这样强势的父母比比皆是。 宇恒君觉得更可怕的是那些没有自杀,但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当他们到了成年以后,进入社会是多么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而且这个占比还相当高。
而这次的事情,老师简单询问一下学生偷盗的事情,没有过错,录视频发给家长也没有过错,只通知了家长并没有让别人都知道,已经做得很好了。
家长要150万,不承认自己过世孩子的遗书,不承认孩子早有轻生的念头,是不想承认自己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承认家长不关心孩子心态的事实,是变相的推卸责任,这样的家长是不合格的。
03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是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第一个不答应。
所以,今天99%的老师是不敢打学生的。老师打了学生,哪怕很轻微,家长都会找到学校、教育局,要求老师赔礼、赔偿,老师轻则颜面无存,身败名裂,重则开除教职,丢掉饭碗。
更有甚者,连说也不能说。
之前曾有一则学生和老师互扇耳光的视频惊爆网络:
视频中,女教师对男生进行批评教育,男生顶撞老师,女老师被激怒,猛扇男生一耳光。男生也不甘示弱,回击了老师一个耳光。
身边还有个这样的例子:
有个学生在课堂调皮,老师说了他几句。结果孩子回家之后给家长告状,说老师打了他。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跑到学校来找老师麻烦,更是告到了教育局。
虽然最后真相大白,老师没有受到惩罚,但是这位年轻老师学乖了,以后再也不用心管学生了,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宇恒君并不赞同暴力喂养的棍棒教育,更反对变态凶残的体罚教育,但我们应该支持 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
中国人过去常讲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敬畏的是先生,更是敬畏先生所承载的知识和让孩子成人的道理。
过去私塾里,先生是有戒尺的。学生不听话,是可以打手心、打屁股的。打完之后,还是要请家长的。
而那时候的家长无一不是心悦诚服地感谢老师,按着孩子的脑袋给老师赔不是,临走还会特意嘱咐老师,“以后他不听话,您就尽管教,尽管打!”。当然,回家后,多数孩子还得再挨一顿巴掌。
古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严格管教你的才是好老师。一个老师,如果看见学生错了而不管,那就是失职,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让他们“悬崖勒马”,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
但是今天,老师被家长和孩子弄得无所适从,怎么可能还会用心管教孩子呢?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又怎么会懂规矩,明事理呢?
04
老师不敢管的根源还是因为家长舍不得管,俗话说得好,溺子如杀子,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孩子是被宠溺成才的。
有人曾问李双江打孩子吗?李双江说:“不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
很多家长都是这种心态,偶尔因孩子顽劣发了回火,过后还忏悔不已。
家长舍不得管,但是社会会帮你管,你可以惯着孩子,但是社会不会。
有个熊孩子,在家的时候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跟着家长走亲访友的时候,也喜欢在别人家里乱划乱刻,家长非但不制止,还对朋友说,孩子还小,别跟他一般见识。
后来,这个孩子在陪家长去超市的时候,在车座上等着无聊,就下车把停车场的一辆豪车划了。这下家长傻眼了,因为平时的疏忽,他们面临的是几十万的赔款。
古代中国,信奉家有家规。家规会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违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 无规矩不成方圆,立规矩须有惩戒。没有惩戒,规矩形同虚设。
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赞美中长大,适宜的批评有百利而无一害。孩子如同树苗,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小孩子都是家长放起来的风筝,线往哪牵,孩子就往哪飞,至于最后到底是腾空而起还是半米即落,考验的都是家长的本事。
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该教育孩子不舍得教育,该放手时也不懂得放手,硬生生地把孩子养成了妈宝男、妈宝女,到头来指责孩子是个“白眼狼”。
05
每逢过年过节,大家走亲访友,网络上都会怨声载道,大多都是在吐槽亲戚家的熊孩子。
久而久之,每到过节,朋友圈里甚至会流传“防熊孩子攻略”,比如拔掉自己电脑网线,贵重物品锁进衣柜,手机调成飞行模式。
但是,这些都是无奈的下下之策。
大家在网络上吐槽有多凶,在现实里就有多怂。
因为这些熊孩子都是随着长辈一起来的,大家根本不可能劈头盖脸地把这些孩子教训一顿。
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伤害的是他们父母的面子。往严重里说,管教别人家的孩子,容易伤了两家的和气。
所以,碰到“熊孩子”,大部分人除了选择忍之外,别无他法。
而在公共场所,一旦有孩子吵吵闹闹,严重到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大部分也只能选择忍了。
有人乘飞机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身边的孩子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她的做法也不是站出来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试图和他的家长沟通,而是选择戴好耳机,一忍了之。
孩子都是 家长的心头肉,替别人管教孩子等于犯了家长的忌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真正聪明的 家长懂得赋予外人教育自己孩子的权利。
之前有个视频在网上热传,孩子调皮,不停地用购物车撞前面的陌生人,连着撞了几十下之后,陌生人无奈向孩子的母亲表达不满。孩子的母亲是这样回答的:“他太调皮了,麻烦你给他点教训,让他学会尊重别人……”
随后陌生人出手,把一瓶水倒在了孩子头上,然后孩子母亲抱着哭泣的孩子走到一边。
因为这位母亲知道,一千句温柔的嗔怪不如让孩子见识一次真正的社会,所以看似莫名其妙的做法,其实恰好说明了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是怎样聪明的教育熊孩子的。
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也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人见人厌的熊孩子……
重要的是,家长到底要如何去教育。
好好的风筝,放的时候不认真,放飞的时候自有人替你剪断它;好好的孩子,你不教育他,日后自有人替你教育。
06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如果孩子被溺爱到碰不得、摸不得,那孩子迟早会闯出滔天大祸。
很多孩子都觉得老师是个“坏人”,老师也认了。因为只有当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课堂,敬畏知识,敬畏未来。
没有人愿意当一个坏人,但在教育中,为了孩子,老师愿意做这样一个“坏人”。
老师没办法对孩子太好,太温柔,因为教育的底色,从来不是绝对的放任和快乐。
教育的本质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坏习惯的根除。现在流行的快乐教育,正在让孩子误入歧途。
教育里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管学生,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或苦口婆心地批评学生。
老师肯管、肯教、肯批评,都是因为孩子值得!
可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完全替代家长;再负责的老师,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