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师,不要和学生发脾气

来源:校长传媒
2021.03.22
阅读:293


老师,不要和学生发脾气

原创作者|沧海(天津五中)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老师自然也是如此。当面对个别学生令人忍无可忍的言行时,老师不由自主就会发脾气。虽然也知道发脾气无济于事,甚至会弄得事与愿违,两败俱伤,但是一到那个时候就是忍不住想对学生发脾气。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糟糕局面呢?依我的工作体会来看,如果能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改变总想对学生发脾气的状况。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素质教育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包括那些不听话的学生、给我们脸上抹黑的学生甚至是冒犯过我们、伤害过我们的学生;而“尊重”首先就是要允许这个学生和别的学生不一样,允许这个学生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样。

学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他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学生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老师要正视、接受这种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学生也是发展中的人,老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努力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当我们老师树立起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之后,从思想上就能减少想对学生发脾气的想法。

二、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如果我们经常能以这六条规范来警醒自己,那么也会减少想对学生发脾气的想法。心中想着“关爱学生”,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需求、爱好、创造,关怀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心中想着“为人师表”就会包容学生因为无知、冲动犯下的过失。

有一句话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的确,高尚的师德需要我们坚持修炼。当我们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工作之不快,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名利时,我们就不会对学生发脾气了。当我们能以同情之心看待学生的过去,以宽恕之心看待学生的现在,以希望之心看待学生的未来,也不会对学生发脾气了。

三、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有一句话说:“人往往是对自己特别在意的人或者是自己没把握战胜的人生气。”老师总是忍不住想对学生发脾气其实也符合这个规律。一方面是“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竹在胸”,最后只能是发脾气了。

如果我们老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无论面对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自信、从容地化解,那么自然也不会总想对学生发脾气了。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研究学法,精心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教育中探索治班方略,总结育人技巧,能够借教学情景解治班难题,化突发事件为育人契机。这样班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品德方面能够引起老师生气的现象都会减少。

四、劳逸结合,调剂心情

人在身体疲乏、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容易发脾气。许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学生的学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年累月,心力交瘁。老师只有懂得劳逸结合,调剂好自己的心情,才能更好地工作。要知道教书育人并非是老师生活的全部,除此以外,老师还应该有家庭、亲情、友情,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放学了,就暂时将教育教学工作抛在脑后,看看书,听听歌,来怡情养性;做做饭、聊聊天,来增进亲情。假日或者周末,就换一种生活方式,旅旅游,聚聚会,来开阔眼界,改善人际。

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而且是快节奏、高负荷。所以我们更应该创造闲情逸致来调节身心。这样才能精力旺盛地在教坛上勤奋耕耘,夺取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五、调整控制情绪

也许无论怎样修炼,作为普通人的老师总还是有脾气上来的时候。想发脾气是本能,控制住脾气则是能力。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老师来说尤为必要。

因为头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或者一些家庭琐事,早上上班的时候感觉自己心情不好,那么走进教室之前,在办公室就应该告诫自己,待会儿无论课堂上出现多糟糕的状况,都要控制住不发脾气。刚刚上完两节课,口干舌燥,还未坐定,就有学生跑来告状说,“谁和谁打架了”,“有多少学生没交作业了”等等。这时我们不要马上表态或者马上处理这些事情。先喝口水,歇息一下。如果马上要上课了,来不及解决了,那就等到放学再解决,毕竟这都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利用这段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诫自己在接下来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发脾气,只需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即可。

当然不是每件事情都会给我们一个缓冲调整情绪的机会。有时候遇到的突发事件,让人猝不及防。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告诫自己先深呼吸,然后停顿五秒,再说话。如果是在课堂上因为个别学生引发的突发事件想发脾气,就应该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讲课上来,将目光转移到大部分求知若渴、可爱懂事的学生身上来。

六、健康生活,注重养生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表现主要为发怒。所以,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升、脾虚肝盛等三种症候。不光肝脏与发脾气有关,身体哪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让我们心情不畅,脾气变大。

所以平时我们要健康生活、注重养生。不抽烟、少饮酒;晚上早睡,中午午休;课间和同学一起做做操,晚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许多老师都有颈椎病、肠胃病,程度严重的要及时治疗,程度轻缓的平时要注意保养。跑步、打球,太极、瑜伽都是健身的手段。饮食不在奢华,营养均衡、绿色健康即好。

身体好,心情好,自然挖去了坏脾气滋生的土壤。

七、制定措施,约束自己

不得不说,一些老师之所以总想对学生发脾气,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小。直白地说,他们为此受到的惩罚太少。老师高高在上、为所欲为,学生低三下四,逆来顺受,这种状况让老师的脾气越来越大。

一名合格的老师,如果意识到这种状况之后,无论别人有没有惩罚自己,自己一定要针对自己爱发脾气的缺点制定惩罚措施。比如说,可以利用班会或者别的教育学生的机会,开诚布公地和全班学生讲:老师发脾气也是不对的。如果今后老师发一次脾气就给教室做一次卫生或者写一份检查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全班同学监督。

有了这条惩罚措施,用不了几次老师一定可以改掉总想对学生发脾气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