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12岁男孩用木板打死6岁女童, 事件背后真相让人细思极恐!

来源:花生教育
2021.03.24
阅读:382
7月13日,宁夏银川永宁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一女童走失。

7月17日,该女童尸体在一废弃土房内被发现,经鉴定系他杀。

经查,被害人与12岁、7岁两个亲戚家小孩在玩耍时从木架跌落,头部着地当场昏迷。

其中12岁的小孩怕其醒后告诉家长受责罚,用木板将其打死。





看到这则新闻,学习哥很震惊。

一名12岁的孩子因为害怕受到家长的责罚,竟然“杀了人”。

在孩子眼里,也许他不知道“杀人”对于他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反而,事后他在暗自庆幸家人不知晓,可能就少了顿“拳打脚踢”。

事发后,孩子的家长不知作何感想:

“我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让孩子这么怕我,这么怕犯错?”

01

孩子会失误,也会犯错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不乱跑乱动,不给自己制造一大堆的麻烦,否则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拾“烂摊子”。

一边收拾还要一边说:

“真笨,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就知道惹我生气,要你有什么用?”

“早都告诉你了,非不听话,活该!”

家长总觉得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让孩子“长记性”,给自己省心。

但是养孩子是为了“图省心”吗?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学习的过程。

大人也会犯错,更何况孩子?

与大人不同的是:

孩子还小,不如大人经验丰富。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改正自己的错误。



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一味地朝孩子发火,那只是治标不治本,孩子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和改善。

长此以往,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变得胆怯懦弱、敏感自卑。

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总结过不当惩罚的4个后果:

1.愤恨(Resentment):这个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无论是以上4种结果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错误的惩罚,不仅很难达到让孩子“长记性”的目的,更有可能招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跟父母关系疏远,甚至走上歧途。

02

教育孩子,而不是让他留下阴影

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关注“男子当街殴打20年前班主任案”。

被告男子叫常尧(化名),某天他在路上偶遇了自己初二时候的班主任老师张林(化名)。

当时他回想起上学时受到班主任老师的体罚,心生恼怒,便上前拦下张林。

对其辱骂、指责、扇耳光后,又朝其脸部猛击一拳。



这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很广,如今常尧被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可能面临一年半到三年的刑期。

有人说:小时候被老师打两下、骂几句,算得了什么?至于这么怀恨在心,二十年了还放不下这段恩怨吗?

常尧的同学出庭作证,当年张老师的确很爱体罚学生。



而常尧回忆起学生时代,也数次落泪:

“给我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十几年我都不会忘,且经常做噩梦,绝望、无助、哭泣”。

当年常尧只是个十二三岁、还在读初中的少年,班主任的惩罚,成为了他以后人生十几年的阴影。

西方有句话说:用野蛮的方法培养不出文明的绅士。

同样的,用强制的、高压的惩戒方法,也培养不出一个有担当的、尊重别人的孩子。

孩子犯错,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希望改正,而不是用暴力手段让他留下心理阴影。

03

孩子说谎的根源在于父母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孩子爱撒谎,犯错后不承认。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根源在于父母平时处理孩子错误的方式不当。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当我们面对说谎的案例时,一定要看其背后是否有严厉的父母。”

翻译家傅雷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直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可以说不近人情。

当傅雷年岁渐高,回忆自己对孩子童年时期的态度,常常陷入愧疚与自责中。

他在儿子写的一封忏悔信中说,自己每天都会因为穿衣吃饭的小事,冲儿子发脾气。

“在你穿衣服上学的时候我责骂你,因为你洗脸时只在脸上抹了一把;你没有擦干净你的鞋时我又对你大发脾气;你把东西不小心掉在地上时我又对你大声怒吼。 ”

“吃早饭的时候,我又找到了你的错处:你把东西放在地上,你吃东西狼吞虎咽;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在面包上涂的奶油太厚。 ”



每当孩子犯错,家长总会瞬间引爆自己的情绪,劈头盖脸就对孩子一顿责骂,或是冷嘲热讽,想用这种方式让孩子长记性。

但是,在孩子眼里,就会觉得自己犯了错就不被父母爱,逐渐认为犯错误是很丢脸的事情,还要承担被父母打骂责罚的危险。

如果家长只顾着责骂孩子,孩子就会把精力放在隐瞒、掩饰错误上;而当父母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反而会把精力放在改正错误上。

04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承担错误

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有时只是没有意识到严苛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耐心地教导孩子。

就算是惩罚,也会告诉孩子哪里错了,并且愿意和孩子一起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很多孩子犯错后,当下就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并且产生自责、害怕、慌乱等情绪。

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回应。

当孩子的情感得到父母的回应,激动情绪就会得到安慰和平复。

这时候,父母再来教孩子如何正确对待错误,从中汲取经验,才是最有效果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常常抑制不住地怒火呵斥孩子,却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所以,很多孩子都是在这种被斥责却没有受教的环境下长大。

他们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改正。

讲道理、训斥,不如先教孩子改正错误的方式、领着他做对的事。

孩子,我多想你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影响我对你的爱。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做错的事情,我们就要承担责任,并且想办法去补救。

而这个过程,我会陪你一起去面对。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学习经验的过程。

不要因为我们急于纠正和责备,让孩子害怕地把探索的脚步收回去,也把防御父母的警戒线拉得越来越紧。

好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重点要放在如何帮助孩子面对错误、承担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而温暖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