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应该怎么选?| 志愿填报指南之6
「现代教育报·2020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在选择院校专业时真正纠结的问题是:是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还是报考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考生如何权衡比较这两者的利弊,进行理性选择呢?
找到想从事和能从事职业的最佳结合点
王教凯(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
专业不能仅从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来考虑,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综合抉择。高校的专业毕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推动的一个产物,同时这份选择也代表了一定的个人价值,要从自己的发展规划,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现在的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关注最多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薪酬、升职等利益问题,倾向选择一些热门专业。其实这些热门专业未必是热门职业,而且等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些专业是否还热门都是未知数。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专业的选择,我有以下三个观点供家长参考。
第一,要以学生为本,兴趣爱好、个人潜质,是保持持续热爱和钻研的最大动力;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了解各大高校专业实力,排名。先选专业,后定学校。对自己的学业长度的规划,如果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首先是选择学校最重要,因为很多好的单位,985、211院校是敲门砖,这就是经常说的“本科选院校,研究生选专业”;如果选择以后读研究生,我们可以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钻研领域,当下热门的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物理、数学、电子信息、自动化等,这些都是会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如果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到博士,这类学生就是致力于科研,无论从事什么专业,都是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了解时代发展趋势,未来30年内,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是热点。城市化逆转,疫情国际风云变化,可能国内二三线城市人才发展的空间更大。热门不会永远热,冷门不会永远冷,时代和机遇没有计划表,选择自己热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研究就业方向 倒推专业选择
赵京(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会长)
对于大部分考生、家长来说,能知道的专业数量非常有限。
从事志愿填报的机构则比较喜欢选择大家听说过的专业做讲座。比如,喜欢介绍金融学。但对于投资、税务、财政等专业,介绍的相对就少一些。同为经济学类的专业,比如经济学类中的经济工程,由于最初设置这个专业的学校少,因此变成了热门专业中的冷门专业。
还有,因为名称的原因,导致大家对是否应该学习该专业的判断产生误差。比如,当我们看见物流管理,就感觉这个专业不值得学,因此,也不会花时间去研究这个专业。但是,如果改成供应链管理,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建议家长、考生们,先想象一下考生的就业方向,再写下研究过的专业。比如,了解金融工程等专业,通过研究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确定未来学习的专业。然后,再了解同一个专业类中其它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如果学习的内容为考生所接受,可以继续研究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
研究就业,如果希望考公务员,可以从公务员考试入手。如果想去知名企业,可以搜索华为等的校招招聘广告。如果计划出国留学,看看国外热门专业,这些都会扩展你的知识范围。
选择专业是高考报考中最耗时的工作。现在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建议家长和大学教授相关课程的老师、现在正在上学的研究生,以及工作中从事你希望学习的专业的朋友访谈,发动家人、考生分别研究可能的目标专业。根据考生的特点和对未来的规划,选出合适的专业。
文字:王小艾
编辑:现教姐
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在选择院校专业时真正纠结的问题是:是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还是报考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考生如何权衡比较这两者的利弊,进行理性选择呢?
找到想从事和能从事职业的最佳结合点
王教凯(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
专业不能仅从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来考虑,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综合抉择。高校的专业毕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推动的一个产物,同时这份选择也代表了一定的个人价值,要从自己的发展规划,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现在的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关注最多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薪酬、升职等利益问题,倾向选择一些热门专业。其实这些热门专业未必是热门职业,而且等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些专业是否还热门都是未知数。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专业的选择,我有以下三个观点供家长参考。
第一,要以学生为本,兴趣爱好、个人潜质,是保持持续热爱和钻研的最大动力;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了解各大高校专业实力,排名。先选专业,后定学校。对自己的学业长度的规划,如果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首先是选择学校最重要,因为很多好的单位,985、211院校是敲门砖,这就是经常说的“本科选院校,研究生选专业”;如果选择以后读研究生,我们可以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钻研领域,当下热门的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物理、数学、电子信息、自动化等,这些都是会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如果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到博士,这类学生就是致力于科研,无论从事什么专业,都是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了解时代发展趋势,未来30年内,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是热点。城市化逆转,疫情国际风云变化,可能国内二三线城市人才发展的空间更大。热门不会永远热,冷门不会永远冷,时代和机遇没有计划表,选择自己热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研究就业方向 倒推专业选择
赵京(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会长)
对于大部分考生、家长来说,能知道的专业数量非常有限。
从事志愿填报的机构则比较喜欢选择大家听说过的专业做讲座。比如,喜欢介绍金融学。但对于投资、税务、财政等专业,介绍的相对就少一些。同为经济学类的专业,比如经济学类中的经济工程,由于最初设置这个专业的学校少,因此变成了热门专业中的冷门专业。
还有,因为名称的原因,导致大家对是否应该学习该专业的判断产生误差。比如,当我们看见物流管理,就感觉这个专业不值得学,因此,也不会花时间去研究这个专业。但是,如果改成供应链管理,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建议家长、考生们,先想象一下考生的就业方向,再写下研究过的专业。比如,了解金融工程等专业,通过研究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确定未来学习的专业。然后,再了解同一个专业类中其它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如果学习的内容为考生所接受,可以继续研究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
研究就业,如果希望考公务员,可以从公务员考试入手。如果想去知名企业,可以搜索华为等的校招招聘广告。如果计划出国留学,看看国外热门专业,这些都会扩展你的知识范围。
选择专业是高考报考中最耗时的工作。现在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建议家长和大学教授相关课程的老师、现在正在上学的研究生,以及工作中从事你希望学习的专业的朋友访谈,发动家人、考生分别研究可能的目标专业。根据考生的特点和对未来的规划,选出合适的专业。
文字:王小艾
编辑:现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