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亲子关系需要一场革命?
太多父母把子女养育作为家庭的重心,出于对子女近乎狂热的爱,为了让子女将来过上好生活,他们设定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考大学,或者说考名牌大学等等。养育的重心遂围绕子女教育展开。

为了孩子的成功,我们殚精竭虑,当孩子的成长没有达到预设的养育目标,亲子关系紧张的状态令人备感困惑。父母通常归咎于孩子和社会、文化环境,解决办法有时就变成了加强规训、升级打压,甚至还有的人呼吁恢复传统孝道。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根本上都是父母的问题,需要检讨的是父母。同美国家庭相比,我们的养育问题严重太多,反思与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养育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做得过多,在另一些方面又做得太少,甚至反向作为。我们让孩子在围绕考试的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过多;了解和发展自身潜力、兴趣的机会过少。结果,孩子的知识单薄,视野狭隘,认知水平、判断能力低下。
我们不假思索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让孩子长期承受超负荷的“知更鸟式”教学和刷题式学习,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内驱力、创造性,形成学习厌腻、懈怠,这无助于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物质生活上,我们拼命富养孩子,却对孩子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关心不够;传递庸俗市侩的生存哲学,不讲公平正义、是非对错,导致孩子价值虚无、价值观混乱。
在生活上,我们包办代替,没有帮助他们锻炼生活/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解决具体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孩子们身体长大,却没有做好独立自主的准备,也缺少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当孩子遭遇学习困难,最需要我们同情的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以批评、责备为主,正面帮助不够。这无助于鼓励孩子尝试以平常心看待失败,探索走出失败的方法,形成对他们一生至关重要的抗挫力。

我们对孩子指挥、命令较多,尊重、倾听较少;我们不鼓励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否则就是“不听话”、“叛逆”;我们对孩子否定、批评、论断较多,肯定、赞扬、认同较少;悲观、虚无色彩浓厚,乐观、理想主义缺乏。
许多父母在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贬低孩子。从人格、尊严的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勒索,甚至虐待孩子。
难怪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质量不高,不仅是学业“失败”的孩子,就是成绩很好的孩子,对父母也颇多怨言、怨恨。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反映了我们没有把孩子视为平等、独立、有尊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我们没有把父母子女之间彼此分离、把孩子的独立作为养育目标。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不正常的亲子关系以及不正常的养育模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民族的未来能让人乐观么?

为了孩子的成功,我们殚精竭虑,当孩子的成长没有达到预设的养育目标,亲子关系紧张的状态令人备感困惑。父母通常归咎于孩子和社会、文化环境,解决办法有时就变成了加强规训、升级打压,甚至还有的人呼吁恢复传统孝道。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根本上都是父母的问题,需要检讨的是父母。同美国家庭相比,我们的养育问题严重太多,反思与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养育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做得过多,在另一些方面又做得太少,甚至反向作为。我们让孩子在围绕考试的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过多;了解和发展自身潜力、兴趣的机会过少。结果,孩子的知识单薄,视野狭隘,认知水平、判断能力低下。
我们不假思索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让孩子长期承受超负荷的“知更鸟式”教学和刷题式学习,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内驱力、创造性,形成学习厌腻、懈怠,这无助于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物质生活上,我们拼命富养孩子,却对孩子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关心不够;传递庸俗市侩的生存哲学,不讲公平正义、是非对错,导致孩子价值虚无、价值观混乱。
在生活上,我们包办代替,没有帮助他们锻炼生活/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解决具体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孩子们身体长大,却没有做好独立自主的准备,也缺少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当孩子遭遇学习困难,最需要我们同情的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以批评、责备为主,正面帮助不够。这无助于鼓励孩子尝试以平常心看待失败,探索走出失败的方法,形成对他们一生至关重要的抗挫力。

我们对孩子指挥、命令较多,尊重、倾听较少;我们不鼓励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否则就是“不听话”、“叛逆”;我们对孩子否定、批评、论断较多,肯定、赞扬、认同较少;悲观、虚无色彩浓厚,乐观、理想主义缺乏。
许多父母在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贬低孩子。从人格、尊严的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勒索,甚至虐待孩子。
难怪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质量不高,不仅是学业“失败”的孩子,就是成绩很好的孩子,对父母也颇多怨言、怨恨。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反映了我们没有把孩子视为平等、独立、有尊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我们没有把父母子女之间彼此分离、把孩子的独立作为养育目标。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不正常的亲子关系以及不正常的养育模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民族的未来能让人乐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