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家长没有做好这4点才是关键所在​!​

来源:校长传媒
2021.03.22
阅读:256


【棒熊专栏】

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家长没有做好这4点才是关键所在!

原创作者|鹿姐姐

亚里士多德曾说: “人类天生属于社会性动物”。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社交需求。

如果一个人被团队孤立,他就会变得郁郁寡欢,无法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以至于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假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或排挤,会让孩子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渐渐形成自卑、焦虑、多疑、压抑等多种不良情绪,这将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在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孩子在学校被孤立绝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但如果家长做好了家长该做的部分,就能降低孩子被孤立的概率。



通过从家长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了以下4个容易让孩子被孤立的原因,希望家长们能够引以为戒。

01

格局太小的家长,孩子在学校容易被孤立

前段时间,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引发网友热议,内容是“女儿裙子被扯坏,家长照原价索赔,三天后,孩子被整个幼儿园孤立了”。



这位家长给自己的女儿买了件价值几千元的裙子,结果穿去上学的第一天就在和小朋友的打闹中被扯坏了。

家长找到幼儿园,要求对方家长照价赔偿,最终他如愿以偿,但他的孩子从此却成了被孤立的对象。

无独有偶。

在一个放学的幼儿园门口,围着一群接孩子回家的家长。

小新在往外跑的过程中推了胖虎一下,胖虎摔倒在地,小新的妈妈疾步走过来扶起胖虎,一边训斥自己的儿子,一边询问胖虎摔疼了没有。

来接胖虎的是他的奶奶,奶奶奔过来,呼地一把推开小新的妈妈说:“摔一跤能不疼吗?你摔一跤试试!”

小新的妈妈连连道歉,表示回去一定好好管教小新。

可胖虎的奶奶却不依不饶,任凭小新的妈妈如何道歉,以及围观的家长百般劝说,胖虎奶奶执意要求小新的妈妈做出赔偿。

最终,小新妈妈为了息事宁人,只好赔了胖虎奶奶几百块钱。

收了钱,奶奶便拉着胖虎回家了。

只是从此以后,胖虎在幼儿园里就再也没有小伙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很厉害的奶奶。



这两个案例中被孤立的孩子无异是最委屈的,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却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第一种家长愿意花大价钱给尚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买高端服装,却不愿在孩子与小伙伴的交往上吃一点点亏;第二种家长更是强势到不讲道理。

他们都是格局很小的人,就像浑身长满了刺一样让人不敢靠近,所以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就再正常不过了。

02

当着同学的面揭孩子短的家长,践踏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被孤立。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自尊心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是要求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不允许他人歧视、侮辱的一种积极情感。

可孩子的自尊在我国最不被一些家长重视,他们最善长的就是经常做伤害孩子自尊的事。

这类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过会儿就忘记了”,或是觉得“小孩子哪有什么自尊”,甚至还有人说:“我自己的孩子,说两句怎么了?”

这样的认知,让他们伤害起孩子来肆无忌惮。

小时候,隔壁一个小孩儿叫小伟,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偶尔还会尿床,他妈妈为了惩罚他,把有尿印的被子挂在路口小伟同学们经过的地方,并故意告知同学们小伟前一晚尿床了。

于是,“小伟上二年级了还尿床”的消息不径而走,同学们不仅给他起了个“尿床包”的绰号,还编了顺口溜:“尿床包、长不高,尿床袋、顶被晒”,一群孩子一看到小伟就唱,让他羞愧难当!

就这样,小伟不仅被同学们嘲笑,也不再有人愿意跟一个“尿床包”玩,他就这样被孤立了,性格也由原来的开朗变得郁郁寡欢,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勉强读到初二就辍学了。



孩子上小学还在尿床,说明大脑发育有问题,或是身体有问题,做父母的不仅不带孩子去检查身体,还想办法羞辱他,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低人一等,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被孤立的人。

03

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打骂、冤枉孩子,孩子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被孤立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能歌善舞的女生叫丽丽,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一切都变了。

一天中午,在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突然看见丽丽妈提着一根木棒直冲教室而来。她见到丽丽二话不说,直接拿木棒往丽丽身上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正准备上课的老师见状一把抓住了丽丽妈的手,问她为什么要到学校里打孩子,丽丽妈脱口而出:“她中午不吃饭,偷我的钱买零食吃!”

这句话是当着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面说的,丽丽听了顿时大哭起来。

老师好不容易劝走了丽丽妈,同学们却一直议论纷纷,有的说丽丽是小偷,有的说丽丽有个很凶的后妈,丽丽听到后哭的更凶了。

后来我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是:那天中午丽丽家有客人,她妈在煮饭时喊她帮忙,由于作业还没写完,丽丽就小声嘀咕了一句,结果她妈就认为她不听话还顶嘴,直接打了她一巴掌,丽丽没吃饭就背着书包去了学校。丽丽并没有偷钱,而是妈妈编造的借口。

可不明真相的同学们从此不仅把丽丽当成了小偷,还嘲笑她是个没人疼的野孩子。从此后,丽丽在学校就被孤立了,也再难见到她的笑脸。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丽丽就被迫转学了。



这个案例算是很恶劣的了,家长都不在乎自己孩子的尊严,自己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其他人又怎会尊重你的孩子呢?

而且,这种被当众打骂和冤枉带来的心理伤害,极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她将会变得敏感、自卑、孤僻,未来的生活难有幸福。

04

遇事不够冷静的家长,让孩子感觉到冷漠、暴力,从而形成孤僻的性格。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被刷屏的热点视频:#孩子不慎跌落电动车被家长踹倒#



视频上一个女孩儿坐在爸爸骑的摩托车后面,车子突然起步时女孩儿没有抓紧从车上摔了下来,女孩儿顾不上疼,赶紧从地上爬起来追赶已骑车走远的爸爸,这位爸爸最终在下一个路口处发现孩子不在车上,他停下了摩托车。

可接下来这位爸爸的举动让所有人膛目结舌。他在发现孩子摔落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关心孩子摔没摔伤、疼不疼,而是飞起一脚把孩子踹翻!



不管这位家长处于什么样的心理踹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的都是冷漠和暴力。这就是现在很多孩子在学校或外面受了委屈不跟家长说的原因。

因为无论自己对还是错,只要家长知道了,自己都会挨骂,甚至挨打,还不如忍着委屈不说。

孩子本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安慰或者认同,结果却屡屡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孩子便再也不说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渐渐就变成同学们眼中的“异类”,这属于自我孤立。同时,这样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学校里受欺凌的对象。



写在最后: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先别急着下定论说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家长应先审视一下自己,看是否有自己的影响因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不要穿太贵重的服饰,以防损坏;小孩子间打打闹闹很常见,偶尔小磕碰也是有的,家长们不要太在意,否则吃亏是自己的孩子。

同时,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长才能让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懂得幸福的意义,才能拥有爱和被爱的能力,才不至于被孤立。

另外,如果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那就请在遇事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魔鬼,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快乐的小天使,他们纯洁无瑕、天真可爱,真诚期盼每一位家长能够与孩子携手并进、陪伴他们成长为有爱、有温度、有涵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