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儿子莫名有了部手机!爸爸知道真相后如五雷轰顶,立刻报警
最近有一则新闻令人痛心不已。
前些天,江苏常州一家长发现,五年级的儿子小明(化名)突然多了个手机,没事就拿着手机打游戏。
再加上小孩最近身体有一点不适,便起了疑心,仔细询问孩子手机哪来的,小明父亲一听孩子的讲述,当时就如五雷轰顶!
原来儿子被人猥亵了!手机就是“补偿”,于是他赶紧向学校反映,并报了警。
很快,民警在江阴将嫌疑人韩某抓获。据调查,韩某和小明是通过打游戏成为好友,之后加QQ。小明未谙世事,哪知道会遇到“大灰狼”!

“这个男的对这个小孩进行了猥亵的行为。做完这个事情之后,他都会给小孩子一些补偿,一些金钱上的,比如说充Q币,游戏里面买皮肤等等,或者买个游戏帐号这类的好处。然后跟小孩子说,不要跟别人说这个事情。”民警说,小明因受游戏及玩乐的诱惑,就没有告诉家长和老师。

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嫌疑人韩某多次猥亵小明。从警方调查来看,受害的孩子并未清楚意识到事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毫不在意甚至以为好玩。

“他不懂这些事情,他也不知道这个男的对他做的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完全就是不太明白的样子。他只是觉得做完了之后可以拿到好处,仅此而已。”民警说。目前,嫌疑人韩某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孩子遭受侵犯,让我们愤怒、心痛!也给家长敲响警钟。你有给孩子做正确的性教育吗?你有告诉孩子,面对侵犯时该如何保护自己吗?
对于性教育,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难以启齿,羞于去和孩子表达,或许也觉得自己把握不好度,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甚至认为会“教坏孩子”,避而不谈。
但是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已经说明,儿童性教育的加强迫在眉睫了!
莫让性侵成为孩子的第一堂性教育课!
下面这些事项,请家长一定要教给孩子。




作为一个家长,万万不能因为所谓“敏感”问题而回避性教育!或许你这一次的耐心解答和严肃告知,就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保护自己的种子,避免未知的风险!
守护孩子,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也一同撑起道道屏障。
在2019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便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针对“生长发育与性健康”明确提出:
NO.1 (小学1-2年级)
了解生命孕育和成长的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知道性别的概念;能够认识并保护身体隐私部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身体界限。
NO.2 学段二(小学3-4年级)
了解身体主要的器官及其功能,认识男女生的性别特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NO.3 学段三(小学5-6年级)
了解青春期发育规律和特点,接纳自己的发育变化;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知识获取和困惑求助途径。
NO.4 学段四(初中7-9年级)
进一步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认识到性发育伴随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合理释放性冲动的方法;掌握青春期常见生理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做好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保健。
NO.5 学段五(高中10-12年级)
了解优生优育知识,认识避孕和终止非意愿妊娠的机理及利弊;掌握疏解性冲动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而在今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将自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
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性教育家长万不可缺席。请家长们一定注意起来,和学校、社会一同携手,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部分来源:扬子晚报 央视新闻 新华网
前些天,江苏常州一家长发现,五年级的儿子小明(化名)突然多了个手机,没事就拿着手机打游戏。
再加上小孩最近身体有一点不适,便起了疑心,仔细询问孩子手机哪来的,小明父亲一听孩子的讲述,当时就如五雷轰顶!
原来儿子被人猥亵了!手机就是“补偿”,于是他赶紧向学校反映,并报了警。
很快,民警在江阴将嫌疑人韩某抓获。据调查,韩某和小明是通过打游戏成为好友,之后加QQ。小明未谙世事,哪知道会遇到“大灰狼”!

“这个男的对这个小孩进行了猥亵的行为。做完这个事情之后,他都会给小孩子一些补偿,一些金钱上的,比如说充Q币,游戏里面买皮肤等等,或者买个游戏帐号这类的好处。然后跟小孩子说,不要跟别人说这个事情。”民警说,小明因受游戏及玩乐的诱惑,就没有告诉家长和老师。

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嫌疑人韩某多次猥亵小明。从警方调查来看,受害的孩子并未清楚意识到事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毫不在意甚至以为好玩。

“他不懂这些事情,他也不知道这个男的对他做的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完全就是不太明白的样子。他只是觉得做完了之后可以拿到好处,仅此而已。”民警说。目前,嫌疑人韩某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孩子遭受侵犯,让我们愤怒、心痛!也给家长敲响警钟。你有给孩子做正确的性教育吗?你有告诉孩子,面对侵犯时该如何保护自己吗?
对于性教育,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难以启齿,羞于去和孩子表达,或许也觉得自己把握不好度,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甚至认为会“教坏孩子”,避而不谈。
但是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已经说明,儿童性教育的加强迫在眉睫了!
莫让性侵成为孩子的第一堂性教育课!
下面这些事项,请家长一定要教给孩子。




作为一个家长,万万不能因为所谓“敏感”问题而回避性教育!或许你这一次的耐心解答和严肃告知,就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保护自己的种子,避免未知的风险!
守护孩子,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也一同撑起道道屏障。
在2019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便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针对“生长发育与性健康”明确提出:
NO.1 (小学1-2年级)
了解生命孕育和成长的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知道性别的概念;能够认识并保护身体隐私部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身体界限。
NO.2 学段二(小学3-4年级)
了解身体主要的器官及其功能,认识男女生的性别特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NO.3 学段三(小学5-6年级)
了解青春期发育规律和特点,接纳自己的发育变化;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知识获取和困惑求助途径。
NO.4 学段四(初中7-9年级)
进一步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认识到性发育伴随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合理释放性冲动的方法;掌握青春期常见生理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做好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保健。
NO.5 学段五(高中10-12年级)
了解优生优育知识,认识避孕和终止非意愿妊娠的机理及利弊;掌握疏解性冲动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而在今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将自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
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性教育家长万不可缺席。请家长们一定注意起来,和学校、社会一同携手,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部分来源:扬子晚报 央视新闻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