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再穷不能穷孩子”,这句话几乎害了每一个家庭,再不看就晚了

来源:居家的小男人
2021.03.22
阅读:249
月收入8000,除去房贷3000、养车2000,剩下的生活费3000,丈夫认为妻子给孩子买一双1299的鞋没有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

可妻子却觉得: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要买就要买最好的!

有网友说,没必要,自己一月两万的生活费都舍不得给孩子买这么贵的鞋,说到底不是舍不得,在孩子看来,他不知道1299的鞋和299的鞋有什么区别。

也有网友表示没问题,现在好多的家庭就一个孩子,自己工作努力,还不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过得好一点,即便是自己委屈点,也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自己挣得少还是给孩子配比太多?给孩子超出预期的价值的物品是对是错?

为了孩子不惜代价,无限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真的对吗?

一个普通家庭是不可能满足所有的物质要求的,一双鞋1299,可能一个普通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小半,想要保持原来的生活品质就需要多做一份兼职,满足了这次孩子的要求,下次孩子有喜欢东西,价值不菲,该怎样去做,还要买吗?这种牺牲的价值是什么?这样无条件的满足在孩子眼中,不会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相反会认为父母为自己花钱是理所应当的。



对孩子的溺爱的结果是不是如你所想

每一个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不好,想要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有出息,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1299给孩子买一双鞋,一年后孩子不能穿了,扔掉了,这个价值也就没了,通过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对于孩子来说,一是不懂物质代表着什么,二来还可能让孩子养成盲目追求物质,对钱没有概念的习惯。



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以正确的方式来培养孩子,钱也要花在正确的地方,很多东西都要比单纯的给孩子买几件名牌衣服,买几双高端的鞋子有用的多,很多事情孩子是不懂的,也不明白什么是重要的,在上学的时候,很多学生不喜欢学英语,在很多年前我也是这样,不想学也不明白学了有什么用处,直到大学的时候在北京实习的时候才明白了这其中的重要性,休息的时候去景区玩,长城,颐和园等,当时看到很多的外国人,因为之前所在的城市是看不到外国人的,这时才明白原来学习英语还这么有用,可以跟这么多人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能够让孩子涨一点见识,相比穿一双高档点的鞋,只能选一个,我想是能让孩子涨一点见识,是对孩子之后的成长更有帮助的。



在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之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起着关键作用,普通家庭对孩子也不要觉得自己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疯狂的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提出的条件,以现有的条件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引导,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孩子适当的受点挫折是好的,相比物质同样重要的还有孩子的成长见识。